首页 > 杂文 > 正文
五年级 教材
博客会员 2023-03-07 04:27:04 杂文 6 ℃用“活”教材,提高课堂效率
——《百分数应用题》案例分析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材中出现的一些例题及练习题题型大都是条件完备、结论明确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封闭题。对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很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把教材当作教学的“枷锁”,而把它当作教学的“跳板”。经常依据每节课的教学实际,适当地对例题、习题加以改编,使题“活”起来,成为开放性题,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对“百分数应用题练习”时,是这样设计的:
1、联系实际,捕捉信息
师: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集体。作为集体的一员,你对咱们班了解多少呢?能不能介绍一下?
生:好呀!好呀!(同学们情绪高涨。)
生1:我们班是学校的文明班级。
生2:我们***班共有60名学生,其中男生36人,女生24人。
生3:我们班现已捐书300本。
……
(我随机把“男生36人,女生24人”板书在黑板上)
师:利用刚才同学们提供的这两条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顿时,学生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1: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生2:男生是全班的百分之几?
生3:男生比女生多了百分之几?
生4: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
(每个学生最少也会提出三、四个)
师:请你们解答这些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有选择地板书出:
(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50%;
(2)、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
(3)、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3;
(4)、男生人数比女生多50%;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能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数量和一个分率,同时补充上一个适当的问题和条件编成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吗?
要求:(1)先同桌编写,列好算式,再由组长汇总。(为节省时间,要求用序号编写题目)(2)再次合作,批改评价(两小组交换)
2、按需交流,择要板书。
要求学生依次交流已知单位“1” 和求单位“1”的一步(两步)应用题。(教师选择板书)
(1)男生36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60%,女生多少人?
(2)女生2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男生多少人
(3)男生36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3,女生多少人
(4)女生24人,男生人数比女生多50%,男生多少人?
(5)男生36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女生多少人?
(6)女生24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男生多少人?
……
(学生在如此实实在在的信息面前,在如此开放的要求下,编题类型之多,解题方法之灵活,真让我欣喜不已,但根据本课的练习重点,不得不忍痛割爱。)
3、分析比较,明确方法。
师:对黑板上的六道应用题,自由选择两道比一比,从中你能悟出点什么吗?(先同桌交流)
生1:(1)与(2)相比,我知道已知单位“1”,求它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或方程解。
生2:(3)与(4)相比,也是如此,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生3:(1)与(3)比较,能看出什么时候用一步计算,什么时候用两步计算。
师:能具体讲讲吗?
生:在单位“1”已知的情况下,如果所求问题的分率已知,则用一步。如果所求问题的分率未知,则先要求出问题所对应的分率,所以要用两步。(许多学生听得不由连连点头)。…… ……
师:你们认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1: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关系。
生2:我觉得找题目中的单位“1”很重要,而且一定要分清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再决定用乘法还是除法。
……
反思:
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效果较好。课后,我在想:以往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的教学本身存在偏差。总喜欢照搬例题,依据题中的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地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过低估计学生,对学生本来自己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的题型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又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这节课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我进行了换位思考,注重学生的感受,想学生所想,把设计教案改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本课以学生自己所在班的学生数作为编题素材,由课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消除了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枯燥感和恐惧感,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便于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其次,我把选择条件、改编应用题及解答应用题的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三种类型应用题的探索与交流。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省去了我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把学生推向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品尝了成功的快乐,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我想: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做到将每地、每班、每生的实际情况编为书本的例题。尽管书上的百分数应用题大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但毕竟和学生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切实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最有利于学习的学生自己身边的素材,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以疫情为“教材”,身边教育人的故事系列之一 有情怀的保教工作 写在前面:2020年春季对于很多人都是一段特殊的记忆,“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的教育人更是经历了一番不一样的职业生涯。时间会冲淡很多东西,唯文字是例外。平时疏于动笔的我,此时却想用文字记下这些成长的力量。 芬芬老师是1月份刚刚任命的保教主任,入职前两年是班主任,上半学期刚接触保教管理工作,疫情之下的幼儿园“停课不停学”及教师培养工作对于基本是管理“新人”的她,用行动书写学前教育的“情怀”,从最开始的防疫小视频美篇制作,到后来的“钟南山”系列和身边抗疫人系列……对疫情的教育视角很到位,当然带领教研组长和老师们对“停课不停学”的三次修订,在整个修订过程中,新任教师经历从关注学生的学到关注家长的教,从关注内容的多少到关注内容的质量,从每日忙忙碌碌到阶段回顾学生习惯养成,带领大家一起发现教育的本来面目。当然还有教师培养的两次修订,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教师培养学习强国内容筛选,是我做的,但在第二次网上学习筛选时芬芬老师是带着筛选好的课题给我看并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种学习与实践的能力真的让人惊喜!在有关教师方面反馈的问题在解决方案商议时,我最经常听到的是“咱们每个人都想成长,只是老师们太年轻、没经验,我再想想怎么样能更好实践吧!”这种全心全意只为促进更多人的成长的坚持,如果非要问是什么原因,我想一定不是表面的“要强、追求完美”,而是内心深处的“教育情怀”,教育呀!是要促进每个人的向上成长。 当然,我们芬芬老师也会有苦恼,但她的苦恼常常是“我知道的太少了”、“我有点跟不上康老师的节奏”、“我是环创的青铜,老师们都是王者”、“教研组长组织的太好了,这些我有点拿不准,我要去问问”这样一种苦恼每次听到我都是深受感动和感染的。接受每个人的不完美,帮助大家越来越优秀,时刻督促自己多学、多思、多问!感动在于她对于工作的认真,感染于她对学习进步的努力!
|
- 上一篇:小学数学口算题一年级下
- 下一篇:朗读者观后感